黄色一级视频播放器免费看_日韩精品视频娱乐_黄片不卡_在线人成观看

當前位置:首頁 >> 人文精神

文章

中國古代皇帝曾“回拜”大臣?

發(fā)稿時間:2015-05-29 00:00:00   來源:天臺新聞網(wǎng)   作者:周榮初

  景定五年宋理宗病死后,賈似道擁立宋度宗即位,度宗對他感恩戴德,兩人間不再有君臣之禮,每當賈向度宗朝拜,皇帝必定回拜,稱賈似道為“師臣”,畢恭畢敬。以后賈似道多次提出辭職,宋皇均一再挽留,賈以“三日一朝”應之,以玩樂為己事,于是有“朝中無宰相,湖上有平章”的傳言。

  周日,幾位文友在臥龍山莊品茶,話題由茶而起,后來提起天臺名人,說到天臺歷史上誰當過最大的官,排來算去,一致公認是賈似道。他當過南宋宰相,一品當朝,為三個皇帝伴駕,時間長達十五年,位高權重,無人可比。說到他的為人,有的說他文才很好,能力很強,當?shù)皆紫嗪懿缓唵?,有的說他品行不佳,專權誤國,是歷史上少有的奸臣之一,說這些話的有七八十歲的老翁,也有四五十歲的中年人,雖然與賈似道無同姓同族之親,但至少都是地道的天臺人,算得上是賈似道的同鄉(xiāng)。聽到人們的議論,我靜坐一旁,我想評價一個歷史人物,從他的出生到去世,還是客觀一些評說為上,否則容易走極端。其實,人生在世,由于社會環(huán)境的影響,所處地位的不同,往往是好人可能做壞事,壞人也可能做好事,我想對人還是一分為二的好,人無完人,金無足赤,有個好壞的大概比例就是三七開,四六開,只要是好的居多就是好人。這樣前人聽到心會平,后人聽了會安心。到底一起品茶的先生講了些什么,不妨讓我們細細聽來。

  朱先生說,賈似道是天臺縣平橋鎮(zhèn)王里溪村人,這個依山傍水的小山村,上百戶人家以農(nóng)耕樵牧為生,過著平靜安寧的生活。歲月如流,到了宋朝,村里出了個賈似道,情況突變,賈姓即成為當?shù)氐拿T望族,顯赫非凡,賈氏宗祠不但被重修得富麗堂皇,旌表的匾額掛上去一塊又一塊,門口一對威武的石獅子守衛(wèi)著祠堂,比縣衙的高大威武,他到底是什么人呢?

  賈似道(1213———1275)字師憲,號秋壑。南宋右丞相。他的父親叫賈涉,其母胡氏是賈涉花錢購買的小妾。賈涉官至制置使,是南宋中期以后較著名的抗金將領。賈似道生活在這樣的官宦人家,他學而有進,喜讀書、善寫詩,愛書帖,他寫過許多詩,讓人過目不忘。他寫《天竺山行》:“山南山北雪半消,村村店店酒旗招。春風過處人行少,一樹疏花傍小橋”,這首詩被收入戚學標的《三臺詩話》。

  賈似道還寫得一手好文章,著有《悅生古跡記》、《悅生堂隨抄》、《促織經(jīng)》等。特別是《促織經(jīng)》,這是一部古代專門研究蟋蟀的專著,分上下兩卷,共14000余言。其篇目有:論賦、論形、論色、論勝、論養(yǎng)、論斗、論病等,全面介紹了蟋蟀的生活習性和把玩的方法,甚至細寫到怎樣醫(yī)治疾病,這在700多年前是很難得看到的昆蟲學專著。斗蟋蟀從過去到現(xiàn)在還有不少人喜歡,是娛樂活動的一種,若不賭錢,聽聽它們呼叫相斗的聲音,應該說樂在其中。他把蟋蟀寫成“經(jīng)”細致入微,形象生動,這不是一般人所能做到的。后人對此書很欣賞,元朝陶宗儀的《說郛》和明朝袁宏道、劉侗的《促織志》均輯引過此書,明朝周履清還續(xù)過此書,可見它影響很廣,時間長久,早已入史。

  賈似道還是刻書帖的高手??踢^《韓柳文集》、《左傳節(jié)》、《全唐詩話》等。這些帖的傳世對保存和弘揚我國古代的書帖文化有很大的推動作用。

  陳先生鶴發(fā)童顏,雖已年過八旬,底氣很足,他對賈似道貶言居多,好話幾乎沒有。

  賈似道一生最大的劣跡是“瞞天過海,欺世盜名”。瑞平二年蒙古貴族消滅金朝以后,兵鋒直指南宋。寶祜六年春,蒙哥汗親臨四川,派其弟忽必烈進攻鄂州,元帥兀良哈臺由云南北上破湖南,準備和忽必烈會師鄂州,直奔杭州,消滅南宋。

  理宗聞報大驚,命令趙葵駐扎在信州(今江西上饒),抵御兀良哈臺,命令賈似道駐扎在漢陽進援鄂州,并在軍中拜賈似道為右丞相。鄂州的戰(zhàn)爭十分激烈,開慶元年十月,城東南角被蒙軍攻破,不久宋軍趕筑的新城又被攻破,后來幸有宋將高達率部奮戰(zhàn),才免于陷落。到了十一月城中宋軍傷亡已達一萬三千人,形勢十分危急,而作為統(tǒng)帥的賈似道卻被蒙古騎兵聲勢嚇破了膽,偷偷派宋京前往蒙營,以稱臣,納歲幣為條件求和,遭到忽必烈的拒絕。不久,蒙哥汗在合州(四川合州)城下被宋軍王堅的炮石擊中,重傷而死。王堅將這個好消息飛報賈似道,賈不動心,仍遣使去求和。此時也是天遂人愿,忽必烈因急于北歸爭奪汗位,接受了賈似道的求和,南宋稱臣。割江南為界,歲奉銀、絹。這時兀良哈臺也奉命北歸,使宋朝偏安一隅。有意思的是蒙軍撤退時,賈似道看準時機,在新生磯(今湖北黃岡西北)浮橋上襲殺了一百七十多名蒙古的殿后士兵,終成“鄂州大捷”。鄂州解圍以后,賈似道隱瞞了納幣稱臣這一段“丑事”,大肆宣揚“大捷之功”,得勝回朝,百官迎接,理宗皇帝加封賈似道為少師,衛(wèi)國公,一時間紅得發(fā)紫。

  陳老先生說鄂州之變是忠奸明辨之事,賈似道當稱權奸。

  景定五年宋理宗病死后,賈似道擁立宋度宗即位,度宗對他感恩戴德,兩人間不再有君臣之禮,每當賈向度宗朝拜,皇帝必定回拜,稱賈似道為“師臣”,畢恭畢敬。以后賈似道多次提出辭職,宋皇均一再挽留,賈以“三日一朝”應之,以玩樂為己事,于是有“朝中無宰相,湖上有平章”的傳言。

  杭州人對賈似道的評價頗有深意。開頭在入相之初,詩云:收拾乾坤一擔擔,上肩容易下肩難。勸君高舉擎天手,多少旁人冷眼看。

  如果說這首詩還有對賈似道的期望之意,而后面這首就大有貶意:三分天下二分亡,猶把山河寸寸量。縱使一丘添一畝,也應不是舊時疆。

  這里有的是亡國之痛的無奈感嘆,賈似道應該承擔主要責任。

  茶香悠悠,茶味正濃,引起文友的如潮文思。剛過花甲的徐先生說老鄉(xiāng)們對近800年前的賈似道頗有追思之意。為了加強對先人的理解,應該請有錢的同鄉(xiāng)出資,成立“賈似道文化研究會”,廣搜歷史資料,探訪歷史遺跡,加深對賈似道的研究和發(fā)掘,使人們對賈似道的理解更全面深入。若條件許可,還可以續(xù)修“賈氏宗譜”,進一步傳承血脈。

  正當中年的孫先生酷愛讀書,學識淵博。他說:“我很想深入全面地了解南宋宰相賈似道,查閱了不少古籍,內(nèi)容大體分四段,家世、年青時、當官時、被殺時,許多方面先生們都已經(jīng)談到不再重復。我想說的是一件頗有趣味的事情。每到新春佳節(jié),賈似道的家鄉(xiāng)王里溪村和全國各地一樣都喜歡貼大紅春聯(lián),讓家家戶戶都充滿節(jié)日的喜慶氣氛,而王里溪的春聯(lián)內(nèi)容比較單一,多為短短十個大字:洛陽太傅裔,松溪宰相家。”

  這十個字簡單明了,說賈似道是皇帝的老師,松溪就是村邊這條小溪。

  鄉(xiāng)親們對賈似道親情深厚,不管外面的人如何眾說紛紜,仍以這里出了個宰相賈似道為榮,綿延近八百年都是如此,這大慨就是一種特別的親情……

  “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我一直在旁細聽,感悟良多,的確要全面地評價一個人,應該客觀公正,對當代人如此,對古代人亦如此,實事求是地去評說是最要緊的,切不要一時興起無的放矢。歷史證明人心所向,并非某一個大人物,大學者所能左右。我想起一件值得一書的事情,當年賈似道出資,為母親休養(yǎng)長生在風景秀麗的中方廣寺旁邊建曇華亭。這個亭名頗有內(nèi)涵,是說在歷史長河中人生短暫,不過是“曇花一現(xiàn)”而已,要大家特別珍惜生命。還是預言自己位高權重,最終無非是個“曇花一現(xiàn)”的人物。反正理解是多種的。后來臺州一位知府屬“貶賈派”,說賈似道取的這個名字不好,硬要改成“雨來亭”。他有權可以改,但改了不久他就不當知府了,人們又將它改為“曇華亭”,快八百年過去了,至今曇華亭三個大字還在亭上閃閃發(fā)光,這就是對賈似道建亭題名一事最好的肯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