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色一级视频播放器免费看_日韩精品视频娱乐_黄片不卡_在线人成观看

文章

保障房不是生意何來“政府賠100億”

發(fā)稿時間:2011-09-07 00:00:00   來源:青年時報   作者:趙勇

  政府是公共服務提供者,在保障窮人住房權等應盡的義務領域,不應該存在生意人思維,哪怕是一點點,都不應該有

  9月6日出版的《中國經(jīng)濟周刊》刊發(fā)了對哈爾濱市市委書記蓋如垠的專訪,介紹了哈爾濱保障房建設的諸多經(jīng)驗。

  成績擺在那里,迄今為止,哈爾濱市保障房建設的整體開工率已經(jīng)達到了92%,而同期全國的平均開工率為72%。并且,這些保障房很大一部分就建在哈爾濱最好的地段,房價也都只在三四千塊錢左右,這些保障房周邊的房子,則動輒要賣一萬多一個平方。

  對于一個基本上吃財政飯的欠發(fā)達城市,哈爾濱能在保障房建設上如此高投入,確屬難得。用蓋如垠的話來說,雖然很困難,但這事也得干好,因為讓窮人住上高品質保障房,這是“理念問題”。哈爾濱的保障房建設經(jīng)驗,大體上可以歸結為一點:政府不能跟窮人計較,要把保障房蓋好,就必須舍得土地財政利益。比如保障房示范小區(qū)民生尚都的那塊地,蓋如垠就說,如果這塊地不拿來做保障住房,本身就幾十個億的效益。在這樣的理念下,蓋如垠大體算了一下,“十二五”期間要解決保障房問題,政府大概得賠100個億。

  “準備賠100億”,體現(xiàn)了政府極大的魄力。但保障房建設畢竟不是生意,“政府賠了多少錢,打算賠多少錢”之說,聽得實在有些刺耳。準確來說,政府為窮人蓋保障房,是應盡的義務,哈爾濱的保障房建設成就的確令人矚目,但也只是在履行政府的義務而已。人們之所以給予蓋如垠掌聲,不是因為哈爾濱保障房建設超出了政府義務范疇,而是相比其他地方,哈爾濱在盡政府義務方面做得比較好而已。既是義務,當然就不能把它當做一盤生意來考慮,更不能動輒就說“政府賠了多少錢”,正如政府不能把土地當做生財工具一樣。

  政府是公共服務提供者,在保障窮人住房權等應盡的義務領域,不應該存在生意人思維,哪怕是一點點,都不應該有。如政府提供公共服務從“賠錢賺錢”的角度來考慮,那么,公共服務就會因“生意人思維”大打折扣,甚至在一些領域,政府會出于成本最小化考慮將義務推給市場,我們的住房、醫(yī)療、教育,之所以離市場太近離政府義務太遠,恰是因為這種錯誤的“生意人思維”。而土地財政的盛行,行政事業(yè)收費的泛濫,高速公路高收費尾大不掉,背后同樣也有政府“生意人思維”的身影。再進一步說,一直以GDP為核心的政績考核體系,更強化了一些政府部門的這種“生意人思維”。

  所謂言為心聲,即如蓋如垠這樣重視民生的地方領導,也動輒就說“政府賠了多少錢”,可見“生意人思維”在一些官員的心中是如何根深蒂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