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色一级视频播放器免费看_日韩精品视频娱乐_黄片不卡_在线人成观看

文章

新農保制度需要進一步完善

發(fā)稿時間:2011-08-04 00:00:00   來源:中國發(fā)展觀察   作者:劉孟山 張殿禎

  新農保是繼農業(yè)稅取消、農業(yè)直補、新農合等政策之后的又一項重大惠農政策,是我國養(yǎng)老保險制度向“全民老有所養(yǎng)”目標邁出的關鍵一步。從理論上講,由政府主導的新農保屬于社會養(yǎng)老保險范疇,因而應具備強制性特征。但鑒于農民收入水平低,對新農保還需要經過從認識到接受的過程,為減輕農民負擔,保證新農保試點順利推行,中央仍采納“政府主導和農民自愿相結合”模式,自愿參保成為新農保的基本特征。但制度本來屬性與制度設計存在的矛盾,使得執(zhí)行起來難免顧此失彼,甚至陷入兩難境地。從試點來看,既存在強迫農民參保問題,也存在因制度缺乏必要的權威性,基層干部難以開展工作的問題。為此,需要進一步完善新農保制度。

  國務院關于開展新型農村社會養(yǎng)老保險試點的指導意見規(guī)定,已年滿60周歲的農民不用繳費,可以直接按月領取基礎養(yǎng)老金,但其符合參保條件的子女應當參保繳費。這條原則性規(guī)定在許多地方演變成了“家庭成員捆綁繳費”的強制性措施,子女不參保,父母就不能領取國家基礎養(yǎng)老金。新農保是政府應該給農民提供的公共服務,哪個國家社保法規(guī)定,子女不參保,父母就不能領取養(yǎng)老金?子女年滿18歲就擁有完全法律權利并承擔完全法律責任,他們參保與否,后果理應自負。做父母的何錯之有?為什么要為他們的行為承擔連帶責任。子女不愿捆綁繳費,不僅僅涉及經濟問題,還有許多家庭瑣事糾纏在里邊。我們在調研時曾遇到這樣的事情,一對農民夫婦有兩個兒子,都已分家單過,小兒子參保,而大兒子不參保。這對夫婦想替大兒子繳費,但大兒媳平素與婆婆有些矛盾,繳費需要出示戶口本,大兒媳說要懲罰老人,就是不讓用。于情于理,這位胡攪蠻纏的大兒媳理應受到譴責和懲罰,但現(xiàn)行制度對其沒有強制性措施,卻將板子打在兩位無辜的老人身上。

  中央要求選擇基礎好的縣作試點,但許多地方把農民參保率作為選擇試點縣的強制性指標,要求試點縣的參保率必須達到90%以上,而且還同政績考核掛鉤。為確保參保率,由縣到鄉(xiāng)再到村層層加壓,最后壓在鄉(xiāng)村干部身上?,F(xiàn)在,許多農村并沒有多少集體資產和收入,而新農保又強調農民自愿,沒有強制性措施。這樣,對無理拒不繳費參保的農民,村干部只能干瞪眼無可奈何。在硬任務、軟措施雙重壓力下,有些地方的村干部只好向銀行貸款為不參保農民墊資,以便將參保率支應過去。貸款需要還本付息,這對早已捉襟見肘的鄉(xiāng)村財政無疑是雪上加霜,而且對其他農戶也不公平,必然引發(fā)攀比和矛盾,由此可能導致新農保難以持續(xù)進行下去。

  新農保工作的推進,需要做艱苦細致的工作,充分體現(xiàn)新農保制度的惠民特征及優(yōu)越性;同時,還需要在探索中總結經驗,不斷優(yōu)化制度設計。其一,在試點期間,自愿性原則必須一以貫之。既然是試點,就應該允許農民觀望和選擇,因此必須充分貫徹自愿性原則,防止宣傳與執(zhí)行兩張皮。因此,應取消容易引起誤解的家庭捆綁型繳費規(guī)定和對試點縣的參保率限制。主要通過示范效應,讓廣大農民群眾切身體會到新農保制度的優(yōu)越性,從而變要我參保為我要參保。其二,政策宣傳一定要到位。由于新農保宣傳不夠,導致部分農戶對新農保政策理解不透,影響參保積極性。個人繳費實際上屬于長期儲蓄,計息,年滿60歲以后逐月返還,還可以依法繼承。而許多農民誤認為這是為以后領取國家基礎養(yǎng)老金必須繳納的費用,將其當做負擔。還有許多農戶對“交多少與領多少”存在較大困惑。各地應借鑒商業(yè)保險模式,設計個人繳費與養(yǎng)老金領取對應關系表,充分反映繳費標準和期限對養(yǎng)老金的影響,使農民一目了然,打消顧慮;其三,實施方法要具體細化。“新農保”主要是縣級統(tǒng)籌,中央和各省(市)的有關規(guī)定一般比較原則,如對選擇較高檔次標準繳費的,可給予適當鼓勵;對于長期繳費的農村居民,可適當加發(fā)基礎養(yǎng)老金等等。許多試點縣依葫蘆畫瓢照搬下來,沒有拿出具體辦法,使這些規(guī)定流于形式。導致許多農民選擇低檔標準投保,甚至推遲至四十五歲再投保。應比照城鎮(zhèn)職工養(yǎng)老保險有關精神,設計出與繳費標準和繳費期限掛鉤的國家基礎養(yǎng)老金核計辦法,早投保、多投保、多得國家基礎養(yǎng)老金,提高農民投保積極性;其四,實行差別化高齡補貼。中央要求地方政府補貼新農保,并根據實際情況提高基礎養(yǎng)老金標準。但許多省只是對參保人繳費給予補貼,而對已年滿60周歲的老人沒有補貼,也沒有提高基礎養(yǎng)老金。為體現(xiàn)我國尊老敬老優(yōu)良傳統(tǒng),鼓勵更多的人參保,對年滿60周歲的農民,地方政府也要給予補貼并直接計入國家基礎養(yǎng)老金,根據年齡適當提高補貼標準;其五,加快新農保立法。目前,“新農保”主要由政策調整,很不穩(wěn)定,應以法律手段,將農民養(yǎng)老保險的性質、地位、運營管理、資金籌措、組織網絡等固定下來。經過試點,在廣大農民已普遍接受新農保的基礎上,應當適時調整自愿性原則為強制投保為主、自愿投保為輔的原則,恢復新農保社會保險的強制性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