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非關系邁入令人鼓舞的新階段
發(fā)稿時間:2015-12-08 00:00:00
今年是中非合作論壇成立15周年。中非合作論壇約翰內斯堡峰會暨第六屆部長級會議將于12月初在南非召開。這將是中非峰會首次在非洲大陸舉辦。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和南非總統(tǒng)祖馬共同主持峰會,并將宣布中非合作新舉措。人民論壇網(wǎng)為此采訪了社科院西亞非洲研究所非洲研究室主任、研究員賀文萍,對相關問題再次進行了深入解讀。
人民論壇網(wǎng):2013年3月習主席出訪坦桑尼亞、南非和剛果(布)等非洲三國,時隔兩年半,習近平主席又將于今年2015年12月初訪問津巴布韋和南非兩國,并在南非約翰內斯堡主持中非合作論壇峰會。短短兩年半,習主席為什么兩次出訪非洲?
賀文萍:習近平主席第一次非洲之行是因為參加在南非德班舉行的金磚國家領導人第五次會晤;而這一次是參加中非合作論壇峰會。兩年半兩次出行,表明中國領導人對非洲的重視,對發(fā)展中非友好合作關系的重視。
人民論壇網(wǎng):您認為,本屆中非合作論壇峰會的舉辦有哪些重要意義?峰會有望取得哪些成果?
賀文萍:12月4號至5號在南非約翰內斯堡舉行的中非合作論壇峰會是非洲大陸首次舉辦該項會議,凸顯出了非洲的主導地位,而在非洲大陸談非洲發(fā)展,其意義更是有別于其他會議。當前,非洲各國普遍期待加快工業(yè)化和農業(yè)現(xiàn)代化進程,致力于實現(xiàn)經濟獨立和自主可持續(xù)發(fā)展。中非合作發(fā)展互有需要、互有優(yōu)勢、互為機遇。在此背景下,中非合作論壇峰會首次在非洲大陸舉辦,對于推動中非關系全面轉型升級,促進世界更加均衡、包容和可持續(xù)發(fā)展,意義重大而深遠。
在本屆中非合作論壇峰會上,針對中非關系,中國會推出一攬子的合作措施和舉措。其中可能會聚焦在非洲的工業(yè)化、農業(yè)化和基礎設施建設,包括金融合作、人文交流等各個領域都將會有新的舉措,這將大大推進中非合作向前發(fā)展。
人民論壇網(wǎng):您如何評價當前的中非關系,有何機遇與挑戰(zhàn)?習近平主席此次訪問津巴布韋和南非能為促進中國非洲關系發(fā)展帶來什么成果?
賀文萍:當前中非發(fā)展關系勢頭良好,進入了一個令人鼓舞的階段。從2000年中非合作論壇成立以來,中非關系發(fā)展每3年就邁入一個新臺階。中國已連續(xù)六年穩(wěn)居非洲第一大貿易伙伴國。2014年中非貿易額達2220億美元,較(中非合作)論壇成立之初增長了20倍;非洲則是中國企業(yè)在海外的第二大承包工程市場和新興投資目的地。截至2014年底,中國對非直接投資存量已達324億美元,過去15年年均增速超過30%。中非合作在農業(yè)、制造業(yè)、金融、旅游、航空、通信、廣電、醫(yī)療衛(wèi)生和商貿物流等新增長點不斷涌現(xiàn)。
習近平主席此次非洲之行,有利于促進中國與南非全面的、全方位的戰(zhàn)略合作伙伴關系。一方面,無論在國際層面還是在經貿領域,中南合作都取得了實質性的進展,雙方人文社會領域交流頻繁,中國赴南非游客人數(shù)每年均創(chuàng)新高,也表明了兩國在向更深層面推進;另一方面,南非作為非洲第二大經濟體,是南非綜合實力的領軍者,中南關系的深化,對整個中國非洲關系具有很強的示范效應。
中國和津巴布韋的關系同樣密切。長期以來,津巴布韋作為中國人民的老朋友,支持關系中國的發(fā)展。恰逢今年是兩國建交35周年,雙方的合作必將向更深更廣的范圍發(fā)展。
人民論壇網(wǎng):中非合作論壇峰會作為政府間的合作,取得了很大的成果,那么這些年中非民間合作開展如何,未來的機遇又在哪里?
賀文萍:在中非合作論壇峰會的框架之下,其實已經有了很多的分論壇,比如說中非法律論壇、中非智庫論壇、中非青年論壇、中非婦女論壇、中非企業(yè)家大會、中非民間論壇等,這些論壇本身就是在搭建中非民間組織之間交流合作的平臺。中國和非洲人民之間(people to people) 的溝通和交流,本身就是中非合作論壇要推動的幾大領域的工作內容之一,隨著民間往來增多,中非交流已經不僅僅局限于文藝團體的演出,而是擴展到智庫之間的合作研究等更為深入的層面。
中國孔子學院在非洲大約建立了30多家,為非洲人學習中文,了解中國文化創(chuàng)造了平臺;另一方面,在中國也會有非洲的記者中心,也會慢慢的邀請非洲學者赴中國講學,推廣非洲文化,事實上,浙江義烏就有非洲產品展示中心。這些非洲因素,無論是講學、產品還是文化博物館,都是民間組織溝通的成果。就目前看來,中國民間組織已經開始大量的走向非洲,到非洲開展交流項目,舉個例子,在非洲埃塞俄比亞,就有為當?shù)貎和峁┟赓M午餐的中國民間扶貧組織的身影。
總之,這些都表明,中非民間交流和民間組織交流已經蓬勃開展起來,會越來越多,并且程度越來越深!
(人民論壇記者焦楊 采訪整理)
友情鏈接: 中國政府網(wǎng)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 國家發(fā)展和改革委員會 人民網(wǎng) 新華網(wǎng) 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 騰訊網(wǎng) 搜狐網(wǎng) 光明網(wǎng) 中國改革論壇 中國新聞網(wǎng) 澎湃新聞網(wǎng) 鳳凰網(wǎng) 經濟參考網(wǎng) 人民論壇網(wǎng) 中宏網(wǎng) 千龍網(wǎng) 網(wǎng)易 中國教育新聞網(wǎng) 北青網(wǎng) 中國記協(xié)網(wǎng) 求是網(wǎng) 國家互聯(lián)網(wǎng)信息辦公室 央廣網(wǎng) 中國青年網(wǎng) 中國經濟網(wǎng) 中國日報網(wǎng) 中國人大網(wǎng) 中國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