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如何改革稅制?
發(fā)稿時間:2014-09-25 00:00:00
“稅負倒置”這種華爾街的新技巧大受歡迎,每個企業(yè)會計都知道它,然而它受到自稱代表“主街”的人士的抨擊。美國總統(tǒng)巴拉克?奧巴馬(Barack Obama)說:“我的態(tài)度是,我不在乎它是否合法,總之它是不對的。”參議員謝羅德?布朗(Sherrod Brown)如此肯定稅負倒置是罪惡的,以至于他希望對最近一家想要進行這種操作的公司實施抵制,這家公司就是漢堡王(Burger King)。布朗希望該店顧客為了美國的尊嚴和繁榮,改吃溫蒂漢堡(Wendy‘s)或白色城堡漢堡(White Castle)。
該公司的“罪行”在于,稅負倒置據(jù)稱是一種不忠行為,海外收入占可觀比例的美國跨國公司在某個稅率較低的海外司法轄區(qū)重新注冊。超過49家公司這樣做了,還有20家公司據(jù)說正在考慮這樣做。
批評人士認為稅負倒置是避稅行為,在獲益于美國的同時,逃避回饋美國的責任。奧巴馬說,實施稅負倒置的公司是想搭美國商業(yè)“架構”的便車。這種說法并非沒有道理,但業(yè)務興旺、善于創(chuàng)新的公司本身就是這種架構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限制它們冒著財務風險進行投資的能力,或因為它們履行對股東的義務而妖魔化它們,這說得過去嗎?
稅負倒置不全是為了在稅收方面占便宜。漢堡王收購加拿大咖啡/甜甜圈連鎖提姆霍頓(Tim Hortons)之舉,在商業(yè)方面有靠譜的理由。不過,宣稱漢堡王并不預期這筆114億美元的并購帶來“有意義的節(jié)稅”,那也是牽強的。加拿大不僅法定公司稅比美國低得多(僅為26%,而美國為35%),實行稅負倒置的企業(yè)還能逃避美國對國內公司海外利潤征稅(即便這些利潤在海外已經納稅)的規(guī)定。
稅負倒置能夠讓企業(yè)將利潤計在稅率最低的地方,將可抵扣支出記在稅率最高的地方。這只不過是企業(yè)尋求逃避美國“全球式”征稅體系的又一種方法。稅收抵免和巧妙的會計安排可以減小法定稅率的影響,但只有受虐狂才會寧愿接受35%的稅率,而不愿享受愛爾蘭12%的稅率、或亞洲平均21.9%的稅率。
圍繞漢堡王的政治戰(zhàn)再次凸顯出,美國國會的失靈有多么嚴重,美國如迷宮般復雜的稅法有多么適得其反。沒有人有太大信心認為,奧巴馬會拿出任何建設性措施,推進保持美國競爭力所需的改革?;蛟S兩大主要政黨的稅收專家會把稅負倒置搞成一個競選話題。但就目前而言,選擇稅負倒置的企業(yè)將以驚人的速度增加,侵蝕美國的稅基,達到損害全面稅制改革前景的地步。
這是令人遺憾的,因為解決方案并不難找到。這里有一個溫和的提議:何不一方面降低公司稅(比如降至30%),另一方面對稅負倒置進行嚴格限定,僅在有真實商業(yè)理由的情況下允許進行稅負倒置?如果一家公司的管理控制權仍留在美國,25%的員工、銷售額或資產仍留在這里,那么它就必須仍在美國繳稅。如果一家公司沒有在“新家”進行大量業(yè)務活動,就不允許該公司為了避稅而搬離美國。我們也不應愚蠢地允許美國公司僅僅為了有一個新的繳稅地址,而收購一家外國公司。對這種情況加以控制的方法之一是,要求那家外國公司的股東在新的實體中擁有至少50%的股份,而不是像現(xiàn)在這樣只需擁有20%。
漢堡王的例子事實上變成了又一個實施稅改的契機。如果圍繞漢堡王并購案的爭吵,能夠促使國會為了所有人的利益(不僅是那些做漢堡的,還有數(shù)百萬吃漢堡的納稅人)改革稅法,那么這場爭吵就還有點意義。
本文作者為波士頓地產(Boston Properties)執(zhí)行董事長,《美國新聞和世界報道》(US News & World Report)董事長兼總編輯
譯者/吳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