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說中國多少事
發(fā)稿時間:2016-03-29 00:00:00
他雖打下了漢陽、武昌,卻不留兵防守,設官立治。他一直向長江下游進攻,沿途攻破了九江、安慶、蕪湖,咸豐三年(1853)春打進南京,就定都于此,名叫天京。
義和團前后事
甲午戰(zhàn)敗,國人的激憤之情達到巔峰,一時間排斥異端盡驅洋人成為頑固分子主流思想。然而中國與日本戰(zhàn)尚且打敗了,怎能一時與全世界開戰(zhàn)呢?頑固分子以為可以靠民眾。利用民眾或“民心”或“民氣”去對外,是林則徐、徐廣縉、葉名琛一直到西太后、載漪、剛毅、徐桐傳統(tǒng)的法寶。凡是主張剿夷的莫不覺得四萬萬同胞是有勝無敗的。甲午以后,山東正有民間的義和團出現,頑固分子覺得這個義和團正是他們所需要的武力。
義和團(又名義和拳)最初是大刀會,其本質與中國流行民間的各種會匪并無區(qū)別。這時的大刀會專以洋人,尤其是傳教士為對象,民眾對洋人也有多年的積憤。外國傳教士免不了偏袒教徒,而教徒有的時候免不了仗洋人的勢力欺侮平民。民間許多帶宗教性質的廟會敬神,信基督教的人不愿意合作,這也引起教徒與非教徒的沖突。民間尚有種種謠言,說教士來中國的目的不外挖取中國人的心眼以煉藥丹,又一說教士窈取嬰孩腦髓、室女紅丸。民間生活是很痛苦的,于是把一切罪惡都歸到洋人身上。洋人,附洋人的中國人,以及與洋人有關的事業(yè)如教堂、鐵路、電線等,皆在被打倒之列。義和團的人自信有鬼神保佑,洋人的槍炮打不死他們。山東巡撫李秉衡及毓賢前后鼓勵他們,因此他們就以扶清滅洋的口號在山東擾亂起來。
己亥年(光緒二十五年,1899)袁世凱做山東巡撫,他就不客氣,把義和團當作亂民,派兵痛剿。團民在山東站不住,于己亥冬庚子春逃入河北。河北省當局反表示歡迎,所以義和團就在河北得勢了。毓賢向載漪、剛毅等大替義和團宣傳,說他們如何勇敢、可靠。載漪和剛毅介紹義和團給西太后,于是義和團在北京得勢了。西太后及想實行廢立的親貴,頑固的士大夫及頑固愛國志士,都與義和團打成一片,精誠團結去滅洋,以為滅了洋人,他們各派的公私目的都能達到。庚子年拳匪之亂是中國頑固勢力的總動員。
經過四次的御前會議,西太后乃于五月二十五日向各國同時宣戰(zhàn)。到七月二十日,董福祥的軍隊連同幾萬拳匪,拿著他們的引魂幡、混天大旗、雷火扇、陰陽瓶、九連環(huán)、如意鉤、火牌、飛劍及其他法寶,僅殺了一個德國公使,連東交民巷的公使館都攻不破。同時八國聯軍由大沽口進攻,占天津,慢慢地逼近北京。于是西太后同光緒帝逃到西安。李鴻章又出來收拾時局。
舊社會的循環(huán)套
舊中國歷朝歷代似乎都要經歷一個必然的循環(huán):大亂之后是大治,其后再走向衰落與更替。沒有一個封建朝代得以逃脫,究其根本原因,還是在于政治制度與社會環(huán)境。那時的人一方面不知利用科學節(jié)制生育,另一方面又不知利用科學增加生產。在大亂之后,大治之初,人口減少,有荒可墾,故人民安居樂業(yè),生活水平略為提高,這是老百姓心目中的黃金時代。后來人口一天多一天,荒地則一天減少一天,而且新墾的地不是土質不好,就是水源不足,于是每人耕地的面積減少,生活程度降低。老百姓莫明其妙,只好燒香拜佛,嗟嘆自己的命運不好。士大夫和政府縱使有救世之心,亦無救世之力,只好聽天災人禍自然演化。等到土匪一起,人民更不能生產,于是小亂變?yōu)榇髞y。中國歷史還有一個循環(huán)套。每朝的開國君主及元勛大部分起自民間,自奉極薄,心目中的奢侈標準是很低的,而且比較能體恤民間的疾苦,辦事亦比較認真,這是內政昌明吏治澄清的時代。后來慢慢地統(tǒng)治階級的欲望提高,奢侈標準隨之提高,因此官吏的貪污亦大大地長進。人民所受的壓榨也更加嚴重。
不幸到了清朝,加上帝國主義侵略,幾乎是落到了循環(huán)套的底端。十九世紀,我們的社會、政治、經濟都已到腐爛不堪的田地。據前清政府的估計,中國的人口在康熙四十年(1701)約有二千萬,到了嘉慶五年(1800)增加到三萬萬。百年之內竟有十五倍的增加!這種估計雖不可靠,然而中國人口在十八世紀有很大的增加,這是毫無疑問的。十七世紀是個大屠殺的世紀,開初有明朝末年的內亂,后又有明、清的交戰(zhàn)及清政府有計劃地屠殺漢人,如揚州十日及嘉定屠城。我們也不要忘記張獻忠在四川的屠殺。近年中央研究院發(fā)表了很多明、清史料,其中有一件是康熙初年四川某縣知事的人口年報,那位縣老爺說他那縣的人口,在大亂之后,只有九百余人,而在一年之內,老虎又吃了一大半!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是大亂之后的大治,于是人口增加。這是中國幾千年來的圈套,演來演去,就是圣賢也無法脫逃。
洪秀全及其拜上帝教
洪秀全是廣東花縣人,生于嘉慶十八年,即公元一八一三年。傳說他的父親是個農民,家境窮苦,但他自幼就入村塾讀書,到十六歲才輟學,做鄉(xiāng)村教師。這樣似乎他不是出身于中國社會的最下層,他自己并不是個勞力者。他兩次到廣州去考秀才,兩次都失敗了,于是心懷怨恨。這是舊社會常有的事,并不出奇。洪秀全經歷的特別是他在廣州應試的時候,得到耶穌教傳教士的宣傳品。后來大病四十多天,病中夢見各種幻象,自說與耶穌教義符合,于是信仰上帝,創(chuàng)立上帝會。最早的同志是馮云山,也是一位因考試失敗而心懷不平者,他們因為在廣東傳教不順利,所以遷移其活動于廣西桂平縣。
中國自古以來的民間運動都帶點宗教性質,西洋中古的時候也是如此??墒呛樾闳c基督教發(fā)生關系,不過是偶然的事。他的拜上帝教也是個不倫不類的東西,他稱耶和華為天父,耶穌為天兄,自為天弟。他奉天父天兄之命來救世,他的命令就是天父天兄的命令。崇拜耶和華上帝者,“無災無難”;不崇拜者,“蛇虎傷人”。他的兵士,如死在戰(zhàn)場,就是登仙。孔教、佛教、道教,都是妖術,孔廟及寺觀都必須破壞。
洪秀全的上帝會吸收了許多三合會的分子。這個三合會是排滿的秘密團體,大概是明末清初時代起始的。洪秀全或者早有了種族革命的思想。無論如何,他收了三合會的會員以后,他的運動以推倒清朝為第一目的。他罵滿人為妖人。滿人之改變中國衣冠和淫亂中國女子(三千粉黛,皆為羯狗所污;百萬紅顏,竟與騷狐同寢)是洪秀全的宣傳品,斥責的最好的對象。
洪秀全除推行宗教革命及種族革命以外,他有社會革命的思想沒有?他提倡男女平權,但他的宮廷充滿了妃妾,太平天國的王侯將帥亦皆多蓄妻妾。他的詔書中有田畝制度,其根本思想類似原始共產主義:“有田共耕,有飯同食,有衣同穿,有錢同使。”但是他的均田主義雖有詳細的規(guī)定,并未實行。是他不愿實行呢,還是感覺實行的困難而不愿試呢?就現在我們所有的史料判斷,我們可以說洪秀全對于宗教革命及種族革命是十分積極的,對于社會革命則甚消極。他的黨徒除馮云山以外,尚有燒炭的楊秀清,后封東王;耕種山地的蕭朝貴,后封西王;曾捐監(jiān)生與衙門胥吏為伍的韋昌輝,后封北王;及富豪石達開,后稱翼王。他的運動當然是個民間運動,反映當時的民間疾苦和迷信,以及潛伏于民間的種族觀念。
道光三十年(1850)夏天,洪秀全在廣西金田村起兵。九月,占蒙山縣(舊名永安),于是定國號為太平天國,自稱天王。清兵進圍永安。洪秀全于咸豐二年(1852)春突圍,進攻桂林,未得,改圍湖南。他在長沙遇到很堅強的抵抗,乃向湘江下游進攻。他在岳州得到吳三桂留下來的軍械,并搶奪了不少的帆船。實力補充了以后,他直逼武漢。他雖打下了漢陽、武昌,卻不留兵防守,設官立治。他一直向長江下游進攻,沿途攻破了九江、安慶、蕪湖,咸豐三年(1853)春打進南京,就定都于此,名叫天京。在定都南京以前,洪秀全的行動類似流寇,定都南京以后,他才開始他的建國工作。
洪秀全得了南京以后,我們更能看出他的真實心志不在建設新國家或新社會,而在建設新朝代。他深居宮中,務求享受做皇帝的福,對于政事則不放在心上。宮廷的建筑,宮女的征選,金銀的聚斂,官制宮制的規(guī)定,這些事情是太平天王所最注意的。他的宗教后來簡直變?yōu)榀偪竦拿孕?。楊秀清向他報告國事的困難,他回答說:
朕奉上帝圣旨、天兄耶穌圣旨,下凡作天下萬國獨一真主,何懼之有?不用爾奏,政事不用爾理,欲出外住,欲在京住,由于爾。朕鐵桶江山,你不扶,有人扶。爾說無兵,朕之天兵多過于水,何懼曾妖(國藩)乎?
快要滅亡的時候,南京絕糧,洪秀全令人民飲露充饑,說露是天食。
這樣的領袖不但不能復興民族,且不能作為部下團結的中心。在咸豐六年(1856),洪秀全的左右起了很大的內訌。東王楊秀清個人獨掌大權,其他各王都須受東王的節(jié)制。照太平天國的儀式,天王稱萬歲,東王稱九千歲,西王八千歲,余遞減。別的王都須到東王府請安議事,并須跪呼千歲。在上奏天王的時候,東王立在陛下,其余則跪在陛下,因此楊秀清就為其同輩所憤恨。同時天王也怕他要取而代之。咸豐六年九月,北王韋昌輝設計誘殺楊秀清和他的親屬黨羽。翼王石達開心懷不平,北王又把翼王家屬殺了。天王為聯絡翼王起見,下令殺北王,但翼王以后還是獨樹一幟,與天王脫離關系。經過此次內訌,太平天國運動已埋下失敗的種子。
曾國藩的奮斗
曾國藩是我國舊文化的代表人物,甚至于理想人物。他生在嘉慶十六年(1811),比洪秀全大兩歲。湖南湘鄉(xiāng)人,家世業(yè)農。他雖沒有下過苦力,他的教育卻是從艱難困苦中奮斗出來的。曾國藩成翰林的時候,正是鴉片戰(zhàn)爭將要開始的時候。他的日記雖提及鴉片戰(zhàn)爭,但似乎不大注意,不了解那次戰(zhàn)爭的歷史意義。仍就埋首于古籍中,是一個實踐主義的理學家。無論我們是看他的字,讀他的文章,或是研究他的為人辦事,我們自然地想起我們鄉(xiāng)下那個務正業(yè)的小農民。他和小農民一樣,一生一世不做茍且的事情。他知道文章學問、道德功業(yè)都只有汗血才能換得來,正如小農民知道要得一粒一顆的稻麥都非出汗不可。
在咸豐初年,曾國藩官做到侍郎。他的知己固然承認其文章道德是優(yōu)秀的,但是他的知己不多,而且少數知己也不知道他有大政治才能,恐怕連曾自己也不知道。所以在事業(yè)起始的時候,他的聲望并不高,也沒有政治勢力做他的后盾。曾國藩的事業(yè),如同他的學問,也是從艱難困苦中奮斗出來的。一開始并不得志,他要救舊社會、舊文化,而那個舊社會、舊文化所產生的官僚反要和他搗亂。他要維持清政府,但清政府反而嫉妒他、排斥他。他在長沙練勇的時候,舊時的官兵恨他的新方法、新標準,幾乎把他打死了,他逃到衡州去避亂。最初的一戰(zhàn)是個敗仗,他投水自盡,幸而被部下救起來。他練兵打仗,同時自己去籌餉。以后曾國藩成了大事,并不是因為清政府和官僚自動地把政權交給他,是因為他們的失敗迫著他們求曾國藩出來任事,迫著他們給他個做事的機會和權力。等到別人都失敗了,清政府開始重用曾國藩,任他為兩江總督,節(jié)制江、浙、皖、贛四省軍事。湖北巡撫胡林翼是與他志同道合的,竭力與他合作。他的親弟曾國荃是個打硬仗的前線指揮。以后曾國藩舉薦他的門生李鴻章做江蘇巡撫,他的朋友左宗棠做浙江巡撫。長江的中游和下游都是他的勢力范圍,他于是得通盤籌劃。他對于洪秀全采取大包圍的戰(zhàn)略,同時英、美、法三國也給了曾、左、李三人不少的幫助。同治三年(1864)湘軍在曾國荃領導之下打進南京,洪秀全自殺,太平天國就此亡了。
現實比故事荒謬,歷史比小說好看。
現實比故事荒謬,歷史比小說好看??胺Q“反洗腦”入門歷史讀物。但作為自由派學者,蔣廷黻在書中并沒有大放猛料,而是把一個特定事件的前因后果講得清清楚楚,甚至理解到這個事件中心人物的心理。于是我們看到義和團為什么敢拿著他們的引魂幡、混天大旗、雷火扇、陰陽瓶、九連環(huán)、如意鉤、火牌、飛劍及其他法寶,向各列強宣戰(zhàn);政治交易是如何導致了排名世界第8的北洋艦隊輸給世界第11位的日本海軍。曾國藩怎樣從被打、自盡,一步步走到慈禧也要讓三分的位置;四川一個縣,為什么只活下900余人,而后來這900余人又被老虎吃去一大半。態(tài)度嚴肅而內容好讀的歷史書,無疑是一烹好茶?!?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