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色一级视频播放器免费看_日韩精品视频娱乐_黄片不卡_在线人成观看

當前位置:首頁 >> 人文精神

文章

民風流變的晴雨表

發(fā)稿時間:2016-02-24 00:00:00  

   民風指民間的風尚、風化、風氣。民風的根源與基礎是社會的發(fā)展與進步、停滯與倒退。民風展示了歷史興衰的多彩片段,體現(xiàn)了社會風氣、社會思潮、社會輿論的變化,在與社會各要素的互動中,推動或阻礙著社會的發(fā)展與進步。

  歷史長河中,體現(xiàn)民風的形式多種多樣,既有史書、詩歌、文學作品,還有小說等多種形式。國風作為較早的典籍,展示了周朝各地民風,成為研究當時社會的資料來源。國風包括《周南》《召南》等共“十五國風”,一百六十篇,直接體現(xiàn)了當時的社會風貌、社會輿論,甚至是民心向背。

  《古文觀止》匯編了多篇有關民風的文章。其中以《季札觀周樂》最為典型。季札出使魯國,魯國人為他表演樂舞,知微辨清濁,季札認為樂曲是民心的反映。其中,為之歌《周南》《召南》,曰:“美哉!始基之矣,猶未也,然勤而不怨矣。”為之歌《鄭》,曰:“美哉!其細已甚,民弗堪也。是其先亡乎!”為之歌《陳》,曰:“國無主,其能久乎!”

  “伏波惟愿裹尸還,定遠何需生入關”以及“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所展示的是漢唐民風的氣魄、血性、力量、開放?!妒勒f新語·言語》有一段話,比較了晉魏與秦漢在人的精神氣質上的巨大差異:“荀(荀羨)郎中在京口,登北固望海云,雖未睹三山,便自使人有凌云意。若秦、漢之君,必當褰裳濡足。”后代有一個民族的名字以一個王朝為傲,如今即使海外聚居地也有一個族群的名稱以一個王朝為榮。

  歷史上,一個家族累世同居被朝廷旌表,可稱“義門”?!敖系谝患摇编嵤霞易逄枴敖鲜鬃濉?。北宋年間,一個名叫鄭琦的老人,其母親張氏因患風攣疾,手足不能伸,鄭綺日候床邊,侍奉飲食湯藥,三十年如一日,始終不懈怠。正是這位老人以孝治家的躬行實踐,為其后代子孫樹立了一個生動的典范。在其自感不久于人世之際,召子孫來到鄭家祠堂,并立下遺囑:“吾子孫有不孝、不悌、不共財聚食者,天實殛罰之?!睉{借好學的風尚和孝義的名聲,從宋、元到明、清,鄭氏一門約有173人為官,尤其是明代,出仕者達47人,官位最高者位居禮部尚書。令人驚嘆的是,鄭氏子孫中,竟沒有一人因貪墨而罷官。作為持家有方的典范,推行教化,和睦風氣,歷代皇帝對鄭氏家族推崇備至,褒獎不斷。

  當然,歷史中的民風并不總是以正能量示人。班固說:“傷化敗俗,大亂之道也?!倍拍恋摹恫辞鼗础肪褪沁@方面的真實寫照:“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绷哦冀鹆甑那鼗春觾砂稓v來是達官貴人們享樂游宴的場所,“秦淮”逐漸成為奢靡生活的代稱。燈紅酒綠,淫歌艷曲,吳逸一《唐詩正聲》:“國已亡矣,時靡靡之音深入人心?!鄙膛?,是伺候貴族、官僚、豪紳的歌女。她們唱什么是由聽者的趣味而定。內憂外患中,最令人痛心的是彌漫在國勢日衰中的世風頹廢。

  相對于傳統(tǒng),明后期開始的中國社會風氣劇烈變化之大幾近于離經叛道,被皇帝斥責為“風俗日敝,人心不古,囂凌成習”。民風則以更加通行的小說形式展現(xiàn)在世人面前。《金瓶梅》一書即是其中代表。全書描寫了西門慶的一生及其家庭從發(fā)跡到敗落的興衰史,并以西門慶為主線,立體展示了市井社會世風日下、人心不古的骯臟與丑惡。西門慶一方面憑借經濟實力交通權貴,行賄鉆營,獲取權力;另一方面又依靠獲得的權力貪贓枉法,為所欲為,成為集錢、權于一身的地方一霸?!督鹌棵贰吠ㄟ^西門慶的社會活動,反映了上自朝廷下至市井,以權錢為榮、沉迷享樂、道德淪喪的世風民風,真實展示了中晚期的明朝走向衰亡的社會歷史風貌。

  落日輝煌難掩黯淡前途。英國使團覲見乾隆,喬治·托馬斯·斯當東和巴羅作為隨行人員全程記錄了所見所聞,觸目驚心,令人震驚。斯當東記載“棄嬰隨處可見,道路兩旁、河道中央、垃圾堆上,隨時都有可能露出一只蒼白的小手”。巴羅說:“在京城一地每年就有近9000棄嬰……我曾經看見過一個死嬰的尸體,身上沒有系葫蘆,漂流在珠江的船只當中。人們對此熟視無睹?!边@不僅是當時社會貧富差距的寫照,更是對社會冷漠與麻木的生動體現(xiàn)。帝國輝煌背后的陰影越拉越長,最終淹沒了整個大地,墮入無邊黑暗深淵。

  進入清末,面對帝國主義侵略和清朝統(tǒng)治者的昏庸,國家和中華民族更是走入了亡國滅種的境地。譴責小說中尤以《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為代表。全書描寫了主人公九死一生奔父喪開始,至其經商失敗的過程。卷首的自白說,“出來應世的20年間遇見的只有‘蛇蟲鼠蟻’、‘豺狼虎豹’、‘魑魅魍魎’”,筆鋒觸及相當廣闊的社會生活面,舉凡貪官污吏、訟棍劣紳、奸商錢虜、洋奴買辦、江湖術士、洋場才子、娼妓孌童、流氓騙子等,蠅營狗茍,狼奔豕突。秋瑾《致秋譽章書》:“我國世風日下,親戚尚如此,況友乎?”更是痛心疾首。世風的腐朽與社會的崩潰相互照應,預示著王朝崩潰的不可逆轉。

  思難而難不至,忘患而患反生?!疤煜轮?,有視之無關于輕重,而實為安危存亡所寄者,風俗是也?!泵耧L集中體現(xiàn)了社會和公民個人這兩個重要層面的內容。我們應重視民風的晴雨表與風向標的作用,以新型社會關系和人際關系引導民風向好向善發(fā)展,促進傳統(tǒng)優(yōu)秀民風的繼續(xù)傳承和創(chuàng)新發(fā)展。勇于對負面的、腐朽的風氣激濁揚清,敢于亮劍,以善治的智慧,促進民風的不斷優(yōu)化和積極揚棄,則民德歸厚焉?!?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