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陪讀一族
發(fā)稿時間:2013-06-20 00:00:00
“租的房子馬上就可以退了,每月1500元呢。”“終于可以回自己家過暑假了!”昨日下午,武昌實驗中學、武漢市第十五中學、武漢市第四中學考點前,不少等待看考場的孩子的媽媽們,討論起同一個話題:三年艱苦的初中陪讀生活終于結束了。
在這些媽媽的生活中,幾乎只剩下兩個字:孩子。為此,她們或放棄升遷機會或干脆辭職,都付出了高額的費用租房,忍受著臨時居所的不舒適……但她們對此也不后悔:“為了孩子,值得!再來個三年也不怕!”專家們則呼吁家長可適當放手。
花費:三年陪讀耗資十萬
昨日下午3:30,武昌實驗中學考點外,龍女士翹首望著考點內,“女兒怎么還沒出來,天太熱,要早點回室內休息。”
她告訴記者,自己和丈夫都在關山工作,家里的新房子也在關山那邊。但女兒進入糧道街中學就讀后,為了孩子上學方便,他們全家就在學校旁租房生活,把自家的房子空著了。“兩室一廳的房子,每個月租金1500元,加上物業(yè)、寬帶等費用,一年的房租成本在兩萬元左右。”
龍女士說,以前就在家旁邊上班,現(xiàn)在為了照顧女兒的飲食起居,每天要開車往返三四十公里,每個月的油費都得花一兩千,三年的房租加油費差不多共花了近十萬元。雖然代價很大,每天來回奔波也很辛苦,但是只要女兒能吃飽睡好,她還是覺得“很值得”。
三年前,家住南湖的曾女士將兒子送到了糧道街厚樸中學就讀,也在學校附近租了房。“除了租房費用,每個周末孩子還要去培優(yōu),兒子初中上學階段的開銷差不多有12萬元了。”
曾女士說,剛進入初中時,她的兒子成績很差。“如果看初一開始的成績,他上個普高都有難度。”為了讓兒子上個好初中,也能更好的照顧兒子起居生活,她把工作的地點換了,放棄了升職的機會,現(xiàn)在看來,這些犧牲都是值得的,“兒子成績進步了很多,我很欣慰。”
未來:高中愿轉陣地陪讀
兒子在武珞路實驗初級中學就讀的李女士,付出的代價更大。兒子一讀初中,她便辭了工作,陪兒子在學校附近的出租房里生活,“他爸爸特別忙,一個月打不了幾次照面。孩子生活起居,我就得全部擔起來。”每天早中晚三餐她都親自做,中餐還得送到學校去。每天比兒子起得早、睡得晚。這樣的勞累,她倒不覺得辛苦,“偶爾閑下來,我也會想念從前上班的日子,會想當時的同事們現(xiàn)在都過得怎么樣了?”“我的生活只剩兩個字:兒子。”李女士笑著說,在她身邊也有不少辭掉工作專心陪孩子讀書的家長。
考生家長鄭女士介紹,在武珞路中學附近租的房子里,為了讓女兒住得更安心,三年她逐漸把租來的房子收拾打扮成了一個溫暖舒適的小家。
雖然有各種艱辛,也耗費巨大經濟開支,但當記者問起高中還是否繼續(xù)陪孩子讀書時,接受采訪的所有家長幾乎異口同聲地回答,如果有需要,還是愿意堅持到底,“孩子的未來輸不起,我們不敢有任何閃失。”
家長龍女士說,高中的學習壓力更大,要保證好孩子的飲食起居健康。陪伴孩子的時間多,還可以及時幫助疏導不良情緒。
專家:過度呵護不利孩子
記者采訪發(fā)現(xiàn),江城陪讀一族群體龐大,初中高中家長都有,甚至個別大學生家長也選擇了陪讀。據(jù)去年底《中國青年報》組織的對7925人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62.5%的人感覺當前“中國式陪讀”較為普遍,84.9%的人說自己身邊就有陪讀的家長。
對此,華師一附中校長張真認為,對于有寄宿條件的學校,她主張學生住校,不鼓勵家長租房陪讀。因為高中是學生社會化的過程,孩子的獨立意識將明顯增強,如果這個時候家長還守著孩子,會造成孩子心理上的逆反情緒,同時對孩子生活過度的呵護,也不利于他們自理能力的培養(yǎng)和良好的學友關系的建立。
國家督學、水果湖高中校長嚴家華則認為,是否陪讀,首先應尊重孩子的意愿,其次要量力而行。對于獨立能力較強的學生,家長可適當放手;而對于不太自覺、自控能力差的孩子,家長陪讀管教也挺好。
友情鏈接: 中國政府網(wǎng)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 國家發(fā)展和改革委員會 人民網(wǎng) 新華網(wǎng) 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 騰訊網(wǎng) 搜狐網(wǎng) 光明網(wǎng) 中國改革論壇 中國新聞網(wǎng) 澎湃新聞網(wǎng) 鳳凰網(wǎng) 經濟參考網(wǎng) 人民論壇網(wǎng) 中宏網(wǎng) 千龍網(wǎng) 網(wǎng)易 中國教育新聞網(wǎng) 北青網(wǎng) 中國記協(xié)網(wǎng) 求是網(wǎng) 國家互聯(lián)網(wǎng)信息辦公室 央廣網(wǎng) 中國青年網(wǎng) 中國經濟網(wǎng) 中國日報網(wǎng) 中國人大網(wǎng) 中國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