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色一级视频播放器免费看_日韩精品视频娱乐_黄片不卡_在线人成观看

文章

張貴峰:莫讓戶籍壁壘妨礙救災公平

發(fā)稿時間:2012-07-27 00:00:00  

  7月21日暴雨時,北京市房山北營村的趙先生先后救出多人。隨后,與趙先生同院的災民被安排住進救災帳篷。由于不是本村人,趙先生一家沒能享受同樣待遇,也無救災物資可領(lǐng),夜里只能借住在鄰居的卡車里。趙先生上世紀90年代到北營村務(wù)工,至今已有將近20年。

  同樣是受災災民,而且是曾經(jīng)參與救災、“先后救出多人”的見義勇為者,僅僅因為“不是本村人”的外來戶籍身份,便不能享受同樣的救災待遇,既無救災物資可領(lǐng)、更無救災帳篷可住。在災難面前,依然高筑戶籍壁壘、頑固堅持戶籍差別的救災場面令人寒心。

  幾天前的暴雨,并未曾區(qū)別本地人和外地人,而是同樣淋到人們頭上?,F(xiàn)在,在善后救濟的過程中,我們何以人為地以戶籍為限來區(qū)分災民,將外地人排斥在救濟范圍之外?這樣的戶籍壁壘排斥,何以充分體現(xiàn)“大愛無疆”的救災公平,又令此前那些曾踴躍參與當?shù)鼐葹牡耐鈦砣藛T情何以堪?

  眾所周知,在21日晚那場驚心動魄、閃耀著“北京精神”的暴雨救援行動中,參與者并不只是當?shù)厝?,類似房山趙先生這樣的大量外來人員,同樣是其中值得致敬的、可歌可泣的救援者。比如,近日被媒體密集關(guān)注的京港澳高速公路南崗洼段的救援行動,附近工地上一百多名農(nóng)民工兄弟便是救援主力軍,正是在他們奮不顧身的大力援助下,上百名被困人員才得以順利獲救。有參與救援的農(nóng)民工事后表示,“這是我們每個人的本分,一個人的良心。我活了23年,這件事情是我做的最有意義的事情”“在那種情況下,我們是一種責任,是一種義務(wù)”。農(nóng)民工們救人時,并不是先救外地人而后救本地人。

  一面是農(nóng)民工不以外來人員自居,面對災難拒絕袖手旁觀,憑著本分、良心、責任、義務(wù)積極參與救援;而一面又是堅持戶籍壁壘、歧視外來人員的救災物資發(fā)放,后者的本分和良心是否應(yīng)該為此而汗顏?

  事實上,目前在北京,這種囿于戶籍壁壘的救災善后困境,并不僅發(fā)生在房山北營村,也不只出現(xiàn)在趙先生身上,北京其他受災地區(qū)的許多“北漂”族,也多有類似遭遇。

  “基本公共服務(wù)要跟戶口、戶籍地逐步分離,要成為群眾的基本權(quán)益”,“提供基本公共服務(wù)是政府公共服務(wù)職能的‘底線’”,日前國家發(fā)改委負責人曾這樣強調(diào)。而暴雨的災后救濟,是一種典型的應(yīng)由政府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務(wù),也是政府職能的底線。

  因此,是否能給予外來人口平等的救災待遇,不僅關(guān)乎具體的救災公平,更關(guān)乎更普遍意義上的政府基本公共服務(wù)的品質(zhì)——能否恪守職能“底線”,提供一種無戶籍差別、真正保障群眾基本權(quán)益的公共服務(wù)。

  災難面前,人人平等。這應(yīng)該成為政府部門和我們每個人的理念,戶籍壁壘不能妨礙救災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