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沉湮四百年的漢學標志性著作
發(fā)稿時間:2020-01-19 14:29:09 來源:北京日報 作者:張西平
對歐洲來說,東方是個神秘的地域。16世紀以前西方還沒有一幅完整的中國地圖,那時的西方地圖繪制學建立在托勒密的宇宙觀基礎(chǔ)上,而對東方和中國的認識,中世紀以后大多還停留在《馬可·波羅游記》的影響之中。托勒密時代對中國的認識是模糊的,不清晰的。
羅明堅是第一個入華的耶穌會士,他于1579年到達澳門,1588年離開中國返回歐洲。他是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及西方漢學的奠基人。但很長時間以來,學術(shù)界對于羅明堅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貢獻所知甚少,研究甚少。近年來國內(nèi)外學術(shù)界對羅明堅的研究有了重大突破。1989年意大利國家檔案館館長羅薩多通過對意大利羅馬國家檔案館所存中國地圖手稿的研究,初步判斷手稿的作者為羅明堅。羅明堅這本未出版的《中國地圖集》在中西交流史上具有重要意義,是我們研究歐洲人早期中國觀的重要文獻。有學者認為,“這部地理、土產(chǎn)及軍事等信息詳盡、圖文并茂的《中國地圖集》,雖然未正式出版,沉沒了幾百年,但寓示歐洲對中國自然地理與政府構(gòu)架最全面之認識,可謂歐洲漢學史上一劃時代的標志性著作”。
羅明堅的這本地圖集共有37頁說明和28幅地圖,其中有些是草圖,有些繪制得很精細。這個地圖集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是西方漢學史上第一個較為詳細的中國分省地圖。
羅明堅《中國地圖集》的第一個重要貢獻就是,這本地圖集是西方歷史上第一個中國分省地圖集。這就突破了巴爾布達的《中國新圖》用單頁形式來繪制中國地圖的方式,在中國地圖的繪制上大大前進了一步。從對中國的總體性概略性認識發(fā)展到進入內(nèi)部的具體認識,從單頁的中國地圖到分省的中國地圖集,這是一個質(zhì)的飛躍。
地圖集在介紹每一個省份時,對其下屬的州府也都做了介紹。羅明堅共介紹了中國的十五個省份,他對每個省份都進行了分析性的介紹,包括該省的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糧食產(chǎn)量、礦產(chǎn)、河流,以及各省之間的距離及各省邊界、方位、皇家成員居住的地點等,茶葉等特殊作物、學校和醫(yī)科大學以及宗教方面的情況等也都有較為詳細的介紹。以往西方對中國的介紹只是從總體上介紹,從未深入到國家內(nèi)部展開如此詳細的介紹,羅明堅是第一位介紹中國分省地圖的西方人,從而使西方漢學的中國繪圖邁上了新的臺階。
二是首次向西方介紹了中國的行政建構(gòu)。
中國作為一個龐大的帝國,它的行政及國家的組織結(jié)構(gòu),以及其管理和運作方式,一直是西方所關(guān)心的重要問題。羅明堅的《中國地圖集》首次解決了這個問題。在《中國地圖集》中,他按照從“省”到“府”,從“府”到“州”和“縣”這個等級順序逐一介紹每個省的主要城市、名稱,甚至連各地駐軍的場所“衛(wèi)”和“所”都有介紹,所以這個地圖集的編輯者說:“這部作品最突出之點就是作者試圖準確地說明中國大陸的行政機器在形式上的完善性。”這些是中國行政建制中的重要信息,而且是重要的軍事信息。這些信息是以往西方關(guān)于中國地圖介紹中從來沒有的,盡管羅明堅只是從中文地圖文獻中轉(zhuǎn)錄翻譯過來,但這是在西方文獻中第一次這樣詳盡的介紹,在西方漢學歷史上具有重要的意義。
三是較為詳細地介紹了中國的社會狀況。
羅明堅在地圖集中也介紹了中國的社會生活。關(guān)于中國人的日常生活,他說,“男人用銀圈將頭發(fā)卷子打結(jié),以作裝飾。衣服很漂亮,卻不貴,是根據(jù)季節(jié)的需要,用金色的絲綢和各色的布料混合制成。冬天的時候穿兩件,里面的那件會覆以貂皮或其他動物的皮毛。”關(guān)于中國人的家庭生活,他介紹說,“他們?nèi)耘f保持著一夫多妻的婚姻傳統(tǒng)。貴族們常常在不同的住處擁有很多的妻室,普通百姓則只有一個妻子。”
四是突出了南方的重要性。
意大利學者歐金尼奧洛·薩爾多認為,羅明堅的中國地圖肯定受到了中國地圖學家羅洪先《廣輿圖》的影響,目前中國學者汪前進已經(jīng)證明羅明堅的地理信息取之于《大明一統(tǒng)文武諸司衙門官制》一書。但在對中國的介紹上,羅明堅卻表現(xiàn)出了西方人的觀點。他不是首先從北京或南京這兩個帝國的首都或中心開始介紹,而是從南方沿海省份逐步展開介紹。最先展現(xiàn)的就是海南島,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這個島的首府——瓊州府。這種看待中國的方式與那個時代葡萄牙人的方式完全相同。因為對當時的歐洲人來說,他們更關(guān)心的是與他們貿(mào)易相關(guān)的中國南部省份。這樣,羅明堅從海南島開始介紹中國的廣東省,進而再推廣到其他省份也在情理之中。
五是較為詳細地介紹了中國各地的物產(chǎn)。
羅明堅在介紹每個地區(qū)時,都不忘記介紹各地的物產(chǎn),并在地圖中告訴人們哪些地方可以找到珍貴的礦產(chǎn)。他特別關(guān)注的礦藏有金、銀、銅、鐵、錫、鉛、水銀等。羅明堅對中國礦產(chǎn)的介紹,內(nèi)容來自中國地圖本身,但羅明堅關(guān)于礦產(chǎn)地點的標注也許受到了西班牙和葡萄牙地圖制作者需要的影響。一方面,殖民地的礦產(chǎn)選錄是西班牙和葡萄牙商人的商業(yè)活動之一;另一方面,直到16世紀,在歐洲可見的中國地圖基本都是關(guān)于海岸線和主要港口的描繪,沒有包括內(nèi)陸地區(qū)。這是歐洲漢學歷史上第一次如此明確地介紹中國的物產(chǎn)。
羅明堅和利瑪竇,各自做出了自己的貢獻。正如宋黎明所說:“如果說利瑪竇是用中文繪制世界地圖的第一人,那么羅明堅則是用西文制作中國地圖集的第一人。”■
友情鏈接: 中國政府網(wǎng) 國務(wù)院新聞辦公室 國家發(fā)展和改革委員會 人民網(wǎng) 新華網(wǎng) 中國經(jīng)濟體制改革研究會 騰訊網(wǎng) 搜狐網(wǎng) 光明網(wǎng) 中國改革論壇 中國新聞網(wǎng) 澎湃新聞網(wǎng) 鳳凰網(wǎng) 經(jīng)濟參考網(wǎng) 人民論壇網(wǎng) 中宏網(wǎng) 千龍網(wǎng) 網(wǎng)易 中國教育新聞網(wǎng) 北青網(wǎng) 中國記協(xié)網(wǎng) 求是網(wǎng) 國家互聯(lián)網(wǎng)信息辦公室 央廣網(wǎng) 中國青年網(wǎng) 中國經(jīng)濟網(wǎng) 中國日報網(wǎng) 中國人大網(wǎng) 中國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