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好歷史這門“必修課”
發(fā)稿時間:2019-11-11 20:12:21 來源:解放軍報 作者:錢均鵬 樊偉偉
從烽火連天、紅旗漫卷,再到中華崛起、民族復興,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繪出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這既是一部可歌可泣的英雄史,也是一部充滿智慧的發(fā)展史;既是總結昨天的豐碑,又是照耀今天、指引明天的燈塔。學習黨史、新中國史、軍史,是正在深入開展的“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的重要內容。廣大官兵要把學習領悟黨史、新中國史、軍史作為牢記初心使命的重要途徑,做到知史愛黨、知史愛國、知史愛軍,不斷增強守初心、擔使命的思想和行動自覺。
重視學習歷史,注重從歷史經驗、歷史教訓、歷史警示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是我黨我軍特有的政治優(yōu)勢和優(yōu)良傳統(tǒng)。毛澤東同志指出,“如果要看前途,一定要看歷史”“只有講歷史才能說服人”,并號召全黨“都要讀歷史”。黨史、新中國史、軍史蘊含著我黨我軍英勇奮斗的初心,凝聚著豐富的治黨治軍、治國理政經驗和規(guī)律,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最好的教科書,是新時代革命軍人最好的營養(yǎng)劑。這門功課不僅必修,而且必須修好。
“君子以多識前言往行,以畜其德。”人們從歷史中可以明德、博學和增智。黨史是一門從對中國共產黨歷史活動的研究中,揭示中國社會特別是當代中國社會和政黨發(fā)展規(guī)律的科學。新中國史是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70年的歷史,是黨帶領全國人民為實現(xiàn)國家富強、人民富裕,向著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奮斗的歷史,揭示的是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積極探索和歷史必然。軍史是人民軍隊浴血奮戰(zhàn)、克敵制勝、犧牲奉獻的艱辛歷程,彰顯著忠誠、斗爭、擔當、無私、務實等精神特質,是我軍生命力的根基血脈、戰(zhàn)斗力的不竭源泉。歷史、現(xiàn)實、未來是相通的,只有對昨天的奮斗有深切了解,才能做好今天的現(xiàn)實工作,承擔起明天的新使命,從而更好地走向未來。實踐證明,在歷史發(fā)展的重大關頭,用深遠的歷史眼光學習和總結歷史,借鑒和運用歷史經驗,往往能堅定理想信念,激發(fā)智慧勇氣,砥礪奮斗精神,強化歷史擔當,創(chuàng)造出新的業(yè)績。
讀史可以明智,知古方能鑒今??疾鞖v史表面上是向后看,實質上是向前看。習主席指出:“無數(shù)革命先烈和全黨同志、全國各族人民長期奮斗,歷經艱辛和曲折,成功來之不易。這個歷史進程本身,成為中國人民必然選擇馬克思主義、選擇中國共產黨、選擇社會主義的最好教科書。”歷史是現(xiàn)實的根源,想弄清楚中國為什么要由共產黨領導?就必須深刻了解近代中國社會的演變和中國共產黨自誕生以來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奮斗征程。想弄清楚中國為什么要改革開放?就必須研究中國共產黨探索社會主義道路的艱辛歷程。只有了解共產黨、新中國、人民軍隊從哪里來,才能更加準確地認識到黨的偉大、新中國的來之不易、人民軍隊的重要作用,從而堅信只有跟著中國共產黨走,才是人民幸福、民族復興的必由之路。
學習歷史在于血脈傳承,活力植于實踐轉化。廣大黨員干部學史、讀史、悟史,必須把握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營養(yǎng)劑”“清醒劑”的重要作用,把學習歷史與關照現(xiàn)實結合起來,把總結經驗與指導實踐結合起來,把以史資政與以史育人結合起來,方能真正從中汲取精神營養(yǎng),收獲思想啟迪。堅持把自己擺進去、把職責擺進去、把工作擺進去,在強化守初心、擔使命的思想和行動自覺的同時,不斷厚實歷史儲備、強化歷史精神、錘煉歷史思維,切實讓所學所悟轉化為認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方法,轉化為謀劃工作的思路、推動工作的措施和領導工作的本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