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好用學術講政治講稿
發(fā)稿時間:2019-09-23 10:44:47 來源:學習時報 作者:李貴賀
講稿既是教學內容的集中體現(xiàn),課堂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學員課前預習材料,課后教學評估依據(jù),珍貴的學習檔案。中央黨校教學歷來重視講稿,2013年中央黨校教務部編輯了《中央黨校老講稿》,在廣大教師和學員中反響很好。這本書收錄了中央黨校歷史上一些名師大家的講稿,他們的講稿把講政治放在第一位,體現(xiàn)了深厚的學術功底,內容寫得有聲有色,給人以真理的啟迪。對標《中央黨校老講稿》,對照《2018—2022年全國干部教育培訓規(guī)劃》中用學術講政治的要求,寫好講稿還要進一步體現(xiàn)政治性、學術性和藝術性。
政治性。黨校姓黨是黨校的初心使命,也是黨校的安身立命之本。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黨校工作會議上強調,在黨校講臺、公開場合對重大政治和理論問題發(fā)表觀點和看法,應該自覺維護黨的威信、維護黨中央權威,自覺維護黨校形象。我們說學術探索無禁區(qū)、黨校講課有紀律,但“無禁區(qū)”也不是絕對的,反對四項基本原則的言行,違反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的錯誤觀點,無論公開還是私下里,在黨校都是不允許的。這是黨的政治紀律,黨校必須模范遵守。這就要求黨校教學必須做到旗幟鮮明講政治。
在講稿撰寫上,體現(xiàn)在三個方面。一要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馬克思主義是我們黨的指導思想,離開馬克思主義的指導,講稿撰寫就容易精神迷失,走向邪路。心中有馬克思主義信仰,在講稿中才會理直氣壯地講馬克思主義、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會旗幟鮮明地講黨的性質宗旨、講黨的傳統(tǒng)作風,才敢于對各種意識形態(tài)問題發(fā)聲亮劍。二要自覺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黨校是我們黨培養(yǎng)黨員領導干部和理論干部的學校,我們必須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這就要求講稿內容必須同黨中央精神保持高度一致,必須同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保持高度一致,做到中央要求什么,講稿中就體現(xiàn)什么。三要對重大理論現(xiàn)實問題解讀到位。黨校教學要圍繞重大理論現(xiàn)實問題解疑釋惑,講稿內容就不能蜻蜓點水、浮于水面。要做到緊跟國內外形勢、緊跟中央要求、緊跟學員需求,善于面對各類問題,做到全面剖析、精準解讀、及時跟進,確保講稿內容的權威性、針對性和時效性。
學術性。理論上清醒,政治上才能堅定。如果講稿學術含量不高,學員讀后也不會知其所以然,講政治的效果就不會好。講稿學術性主要體現(xiàn)在:一是邏輯清晰。講稿的邏輯起點就是學員對這堂課的困惑。當教師拿到教學講題時,第一時間要圍繞學員困惑進行思考,想想自己對上述問題是否清楚?把問題弄清楚了,講稿也就有了針對性。二是學術框架合適。有了邏輯起點,下一步講稿如何布局?可能有人說,三段論就行,講清問題是什么?為什么?怎么辦?這明顯不夠符合用學術講政治的要求。黨校教學要圍繞問題進行學術轉化,也就是用什么理論分析問題,構建什么樣的學術框架。有了清晰的邏輯框架,整篇講稿也就綱舉目張,學員也更容易把握課堂主線和脈絡。
如何加大講稿學術含量?一方面,離不開科研投入。教師要發(fā)揚嚴謹治學傳統(tǒng),肯坐冷板凳。常讀馬列經典、學科經典,吃透中央精神,多研究學員“兩帶來”問題,在學習研究中善于“集成”和“總裝”,善于“自主創(chuàng)新”和“綜合創(chuàng)新”,多出具有黨校特色、黨校風格的研究成果。另一方面,離不開交流探討。講稿不僅代表教師本人的教學水平,也體現(xiàn)著黨校教學的質量和形象。所以,撰寫講稿要加強集體探討交流。這就要求一份合格講稿的出爐至少要過三道關。教研室把學術關,把脈學術框架是否合適,是否存在學術硬傷。教研部門把政治關,把脈是否講政治,是否遵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guī)矩。其他老師和學員上課前再把一道關,看看還需不需改進和補充。
藝術性。黨校講稿不同于學術論文,除了要有學術含量外,還要考慮表達上的藝術。這種藝術性體現(xiàn)為材料選擇要有說服力。黨校的講題涵蓋馬列經典著作導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中央的各項重大決策部署等。要寫好這些重大理論和現(xiàn)實課題,選取材料很重要。講稿材料取舍要把握好三個原則:一是有權威性,力爭做到講稿中的每個材料都言之有據(jù)。二是有感染力,要精選語言生動又能說明問題的材料。三是有前沿性,要挖掘以前學界未用、老話新講的新材料等等。堅持好這三原則,講稿論證就會有力,教學的吸引力和說服力也會提升。
這種藝術性也體現(xiàn)在語言表達要通俗易懂。用學術講政治,增強講稿的學理闡釋,并不是要一味使用學術專業(yè)用語,而是要用平實的語言講出真理的味道。毛澤東的“沒有調查,沒有發(fā)言權”,鄧小平的“發(fā)展才是硬道理”,習近平總書記的“治大國如烹小鮮”的用典等語句,都是用平實的語言揭示出深刻的道理。講稿也一樣,表達上做到語言干凈、出言慎重、沖擊力強,這堂課才會更加出彩。
文如其人。用學術講政治,不僅是撰寫講稿的追求,也是黨校教師修養(yǎng)的體現(xiàn)。堅定的馬克思主義理想信念,以黨的旗幟為旗幟、以黨的意志為意志、以黨的使命為使命,這是黨校教師的政治修養(yǎng)。豐富的知識積累、扎實的學術根基、厚重的理論功底,這是黨校教師的學術修養(yǎng)。最終體現(xiàn)在講稿這件藝術品上,就是既具有政治高度,又有理論深度,還有情感溫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