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色一级视频播放器免费看_日韩精品视频娱乐_黄片不卡_在线人成观看

當(dāng)前位置:首頁 >> 改革絮語

文章

貶官之途與傳世之文

發(fā)稿時間:2018-10-22 17:00:29   來源:學(xué)習(xí)時報   作者:晏建懷

  “貶官文學(xué)”為我國所特有,從司馬遷《史記》到屈原《離騷》,再到后來柳宗元的《永州八記》等皆是。《古文觀止》一書中所選編的“宋文”中,歐陽修《醉翁亭記》和蘇東坡《前赤壁賦》兩文,恰恰也是作者創(chuàng)作于貶官途中,且都成為了千古名篇。

  憂亦不改其樂

  歐陽修學(xué)問深、文才高,領(lǐng)導(dǎo)了北宋初的詩文革新運動,又主筆《新唐書》,獨撰《新五代史》,既為“一代文宗”,亦為一大史家。不過,成就斐然的他,卻為人剛正,講話耿直,這種性格無論是在他任小小館閣??睍r,還是在他后來任皇帝的秘書知制誥時,皆表現(xiàn)得十分激烈,故得罪了一大幫朝臣,正如《宋史·歐陽修傳》所說:“修論事切直,人視之如仇。”人家都視他如仇敵了,這人得罪人得有多深?尤其是在范仲淹推行“慶歷新政”改革過程中,他力挺范仲淹,而得罪了宰相呂夷簡,給本來還算順利的仕途平添許多坎坷。

  《醉翁亭記》是歐陽修于慶歷五年(1045年)被貶為滁州知州后所作的一篇山水游記。貶官滁州,表面上是同僚以“其孤甥張氏獄,傅致以罪”彈劾他,說他與妹夫前妻之女張氏通奸,有“不倫之罪”。而究其實際,卻是因為他耿直的性格遭到權(quán)貴的忌恨,《默記》亦說:“歐公慶歷間為諫官,大忤權(quán)貴。未幾,以龍圖閣學(xué)士為河北都運。公在河北,職事甚振,無可中傷。”正因為“大忤權(quán)貴”而又“無可中傷”,他們便杜撰情節(jié),憑空誣陷。不過,事雖無實,宋朝卻有個不成文的規(guī)矩,但凡御史彈劾,被彈劾者即便無罪,也大都會被貶官,在處理原則上,有點尊重御史并息事寧人的意味,歐陽修因此被免去龍圖閣直學(xué)士、河北都轉(zhuǎn)運使,貶去滁州。

  《醉翁亭記》通篇寫自己與賓客在醉翁亭開懷暢飲的歡快之情,全文只400多字,卻有21個“也”字,一路“也”下來,把滁州山間之景寫得多姿多彩,將游歷宴飲之樂寫得酣暢淋漓。同時,全文以“樂”字貫穿始終,從山水之樂寫到宴酣之樂,從宴酣之樂寫到禽鳥之樂,又從禽鳥之樂寫到人之樂,再至太守之樂。這一路“樂”下來,似乎天地、山林、禽鳥與人之間,都沉浸在一片歡樂海洋中。雖然寫得繪聲繪色、煙花爛漫,但是,你讀著讀著,便能慢慢感覺到一種樂越來越少、憂越來越多的抑郁情緒從字里行間漫延開來。

  其實并不很難理解。同僚以“不倫之罪”告他,辯之則越描越黑,不辯則等于默認(rèn),于是便以寫《醉翁亭記》這種自得其樂的方式表達(dá)內(nèi)心的豁達(dá),以豁達(dá)的姿態(tài)來證明“不倫之罪”的子虛烏有。然而表面的豁達(dá),難以掩飾歐陽修內(nèi)心深處的悲情,難以掩飾那種樂中有苦、笑中有淚的復(fù)雜情感,讓人不禁生出“煙花背后是寂寞”的感慨。

  窮而尤見其達(dá)

  無獨有偶,蘇東坡的貶官之途,讓他寫下了千古美文《前赤壁賦》?!肚俺啾谫x》寫于黃州(今湖北黃岡),因此有人說:“蘇東坡成就了黃州,黃州亦成就了蘇東坡。”誠哉斯言!

  蘇東坡與歐陽修是師生關(guān)系,蘇東坡參加科舉考試,歐陽修是主考官,蘇東坡對歐陽修佩服不已,歐陽修對蘇東坡也欣賞不已,他讀了蘇東坡的文章后,在給梅堯臣的信中掩飾不住內(nèi)心的激動,說:“讀軾書,不覺汗出,快哉快哉!老夫當(dāng)避路,放他出一頭地也。”二人既相互欣賞,亦興味相投,更氣性相通,都有一股子倔脾氣,說話不求中聽,但求屬實,直來直去,口無遮攔,用蘇東坡的話說則是:“如食內(nèi)有蠅,吐之乃已。”

  王安石推動“熙寧變法”期間,蘇東坡先后在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官,耳聞目睹個別新法的推行在民間走了樣,造成一些弊端,給百姓帶來了不便,因此多次向宋神宗上書言新法的不是。當(dāng)時,朝中御史頗有些看皇帝的臉色說話行事,所謂“觀風(fēng)言事”。宋神宗以少有的帝王勇氣推動變法,他是下了很大決心、克服了很多阻力的,故對于反對變法的人毫不手軟。

  因蘇東坡多次在上書中數(shù)說變法的不當(dāng)之處,一些觀風(fēng)的御史便故意“找茬”,在蘇東坡的詩文中找到一些似是而非的蛛絲馬跡,說他詩文中有攻擊新法之語,以“訕謗朝廷”的罪名彈劾他,蘇東坡于湖州太守任上被逮捕,坐牢百余天,史稱“烏臺詩案”。后在親友及朝臣的大力營救下,才撿回這條卿卿性命。不過,蘇東坡出獄后,又提筆賦一詩曰:“平生文字為吾累,此去聲名不厭低。塞上縱歸他日馬,城東不斗少年雞。休官彭澤貧無酒,隱幾維摩病有妻??靶︻£柪蠌氖拢瑸橛嗤断蚪?。”受此九死一生的打擊,他仍“詩言無忌”,真是“無可救藥”。

  事后,蘇東坡受罰而“責(zé)授檢校水部員外郎、黃州團(tuán)練副使”。所謂團(tuán)練副使雖是個官名,但不過是專門給予貶謫官員的一種寄名,因為官名后面,往往還會附帶“不得簽署公事,不得擅去安置所”的尾綴,蘇東坡這次貶官就有這個尾綴,這就如同羈押、形同囚犯了。蘇東坡從1080年2月開始謫居黃州,到1084年4月調(diào)往常州,在黃州度過了整整4年零兩個月時間。

  來黃州的第三年,也就是1082年的7月和10月,蘇東坡兩次泛舟長江,與友人結(jié)伴觀景,事后寫下前、后兩篇《赤壁賦》。蘇東坡所游的黃岡赤壁,其實并非三國孫曹鏖戰(zhàn)的赤壁,真正的赤壁之戰(zhàn)發(fā)生在今湖北赤壁縣西北的長江南岸,不過,黃岡亦有赤壁之戰(zhàn)的傳說。

  《前赤壁賦》之所以成為了千古名篇,不特因為蘇東坡在文中對赤壁長江美景的細(xì)膩刻畫,還因為通過對明月和江水的變與不變的議論,表達(dá)出對自然、宇宙和生命的深入思索,展現(xiàn)出開闊的視野和豁達(dá)的胸襟,其文之流暢優(yōu)美,議論之高深精警,均達(dá)到了散文中少有的高度,尤其一句“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茍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風(fēng),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真是洞悉人生、氣格高拔的感悟,給人啟迪,亦讓人過目不忘。

  人在得意時,總難免熱心于順境下的文朋相聚和同僚交結(jié),熱衷于功名爵祿和仕途進(jìn)取,熱則熱鬧,但于心不靜。而當(dāng)厄運來臨,遠(yuǎn)謫蠻荒,去去千里煙波,誤解與排擠齊至,構(gòu)陷共驅(qū)逐疊加,當(dāng)所有的煙花都已散去,給世界留下的,便只有一個孤獨的背影。

  然而,當(dāng)前塵往事在無數(shù)個孤寂的夜里慢慢沉淀后,煩憂如抽絲剝繭一般無聲飄離,郁結(jié)便開始消散。這種時候,頭腦是最清醒的,內(nèi)心是最澄明的,很多人生際遇因此釋然,對生命和宇宙便有了更深刻的領(lǐng)悟,于是,寄情于景、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一篇千古美文就這樣噴薄而出。而這樣的美文經(jīng)歷時間和歲月的沉淀后,自然進(jìn)入了經(jīng)典的行列,如夜空中的星星,永遠(yuǎn)閃爍著耀眼的光芒?!?/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