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強落實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的政治自覺
發(fā)稿時間:2018-09-20 14:45:31 來源:解放軍報 作者:葉海源 張世貴
習主席在中央軍委黨的建設會議上,圍繞全面加強新時代我軍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工作,強調要落實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這是對我軍各級黨組織的政治要求,必須提高政治站位,深刻把握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的理論價值和實踐要求,緊密結合加強我軍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工作實際,切實增強落實的政治自覺。
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因時而生、承前啟后,必須以鮮明的政治態(tài)度、飽滿的政治熱情來落實
我們黨歷來高度重視組織路線問題,從黨的一大黨綱規(guī)定黨的組織原則,到黨的六大明確提出“組織路線”概念,再到黨的六屆六中全會上毛澤東全面論述黨的干部政策、明確提出“才德兼?zhèn)?rdquo;干部標準和“任人唯賢”干部路線,黨的組織路線逐步形成和確立,為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事業(yè)提供了堅強組織保證。著眼新的形勢任務,我們黨提出了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全面貫徹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以組織體系建設為重點,著力培養(yǎng)忠誠干凈擔當?shù)母咚刭|干部,著力集聚愛國奉獻的各方面優(yōu)秀人才,堅持德才兼?zhèn)?、以德為先、任人唯賢,為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堅強組織保證。這條組織路線,繼承了歷史上黨的組織路線的基本精神、基本內容、基本原則,堅持組織路線為政治路線服務,又根據(jù)新的時代特點賦予新內涵、明確新要求、作出新部署,實現(xiàn)了黨的組織路線的與時俱進。加強黨的建設、發(fā)揮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領導核心作用,需要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來保證。
政治態(tài)度、政治熱情是政治自覺的重要基礎。增強落實的政治自覺,就要用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凝聚思想共識。一要從馬克思主義黨建學說的新發(fā)展來認識。馬克思恩格斯認為,無產(chǎn)階級政黨“只有把自身組織成為與有產(chǎn)階級建立的一切政黨不同的、相對立的政黨”,才能積極有效地“保證社會革命獲得勝利和實現(xiàn)革命的最高目標”。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著眼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突出強調黨的組織體系建設在黨的建設中的基礎地位和支撐作用,是對馬克思主義黨建學說的開創(chuàng)性貢獻。二要從對執(zhí)政黨建設規(guī)律認識的新深化來領悟。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著眼新時代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緊緊圍繞把黨鍛造得更加堅強來展開,是更好地把全黨有效組織起來的路線,是有力提升黨的建設質量的路線,是有效提高黨的執(zhí)政能力和領導水平的路線,極大地拓展和深化了對黨的執(zhí)政規(guī)律和自身建設規(guī)律的認識。三要從新時代黨的建設的行動綱領來把握。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深化了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科學回答了新時代黨的建設處在什么新方位、站在什么新起點的問題,回答了關系黨的建設全局的重大理論和現(xiàn)實問題,回答了新時代如何服務于政治路線的重大問題,具有鮮明的綱領性。全軍上下要把學習貫徹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作為重大政治任務來抓,真正學懂弄通做實,為全面加強新時代我軍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工作,奠定堅實的思想基礎。
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立足現(xiàn)實、回應挑戰(zhàn),必須以高度的政治清醒、絕對的政治忠誠來落實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堅持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堅持思想建黨和制度治黨同向發(fā)力,實現(xiàn)了黨內政治生態(tài)明顯好轉,黨在革命性鍛造中更加堅強。與此同時,黨面臨的“四大考驗”“四種危險”是長期的、尖銳的,影響黨的先進性、弱化黨的純潔性的因素也是復雜的,黨內存在的思想不純、政治不純、組織不純、作風不純等問題還一定程度存在。新時代黨領導人民進行偉大社會革命,涵蓋領域的廣泛性、觸及利益格局調整的深刻性、涉及矛盾和問題的尖銳性、突破體制機制障礙的艱巨性、進行偉大斗爭形勢的復雜性,也是前所未有的。這就需要充分發(fā)揮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對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做好黨的組織工作的重要作用。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既著眼面臨的難得發(fā)展機遇,也正視諸多可以預見和難以預見的風險挑戰(zhàn),凸顯了對全面加強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的整體考量。
政治清醒、政治忠誠是政治自覺的突出表現(xiàn)。增強落實的政治自覺,就要用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匯集力量,自覺做到堅決維護權威、維護核心。一要始終保持“還遠未到大功告成”的政治清醒。必須認識到,全面從嚴治黨取得了顯著成效,但還遠未到可以松口氣的時候。要堅持問題導向,圍繞解決黨內存在的突出問題,不斷深化黨的偉大自我革命。必須持之以恒、久久為功,下大氣力解決我軍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方面存在的矛盾問題和短板弱項,把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工作抓得更緊更實,把各級黨組織建設得更加堅強有力。二要突出堅決維護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權威這個最大政治。黨中央必須有定于一尊、一錘定音的權威。堅決維護習主席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是實現(xiàn)新時代黨的歷史使命、戰(zhàn)勝前進道路上一切風險挑戰(zhàn)的根本政治保證。必須自覺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思想上高度認同,政治上堅決維護,組織上自覺服從,行動上緊緊跟隨。堅持黨對軍隊絕對領導是我軍加強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工作的首要任務,必須把維護核心、看齊追隨作為最高政治要求來堅守,把全面深入貫徹軍委主席負責制作為最大忠誠來篤行,堅決聽從黨中央、中央軍委和習主席指揮。三要鑄牢絕對忠誠的政治品格。對黨絕對忠誠,是黨對軍隊第一位的政治要求。必須以唯一的、徹底的、無條件的、不摻任何雜質的、沒有任何水分的忠誠,堅定維護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tǒng)一領導,確保槍桿子永遠掌握在忠于黨的可靠的人手中。
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源于實踐、引領發(fā)展,必須以堅定的政治責任、強烈的政治擔當來落實
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根植于我們黨加強自身建設的實踐沃土,直接產(chǎn)生于黨的十八大以來黨進行偉大自我革命的生動實踐。它總結提煉黨的建設實踐的規(guī)律性成果,深刻分析黨的建設面臨的新形勢新情況,系統(tǒng)闡發(fā)了新時代黨的建設一系列方向性、全局性、戰(zhàn)略性問題,揭示了新時代黨的組織工作的本真要義,是對黨的建設歷史性成就、歷史性變革的高度概括和理論升華。這一組織路線,明確了新時代黨的組織工作的指導思想、目標任務、工作重點,為把黨建設得更加堅強有力指明了前進方向。把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落實到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落實到全面從嚴治黨的實踐中,必將引領黨的建設不斷開創(chuàng)新局面。
政治責任、政治擔當是政治自覺的實踐要求。增強落實的政治自覺,就要擔負起應盡的政治責任,以強烈的擔當精神貫徹黨中央關于新時代黨的建設和組織工作的重大部署。一要全面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舉什么旗、走什么路”事關黨的建設前進方向,必須堅定不移地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不斷加強理論武裝,固本培元。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習近平強軍思想武裝官兵,凝心聚魂,鑄牢部隊對黨絕對忠誠的思想根基。二要以組織體系建設為重點。堅決維護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tǒng)一領導,發(fā)揮黨的地方組織的重要作用,發(fā)揮黨組在黨的組織體系中的特殊作用,統(tǒng)籌推進黨的基層組織建設,確保黨中央決策部署有效執(zhí)行。聚焦備戰(zhàn)打仗主責主業(yè),加強我軍黨的組織體系建設,增強各級黨組織的領導力、組織力、執(zhí)行力,把黨的政治優(yōu)勢和組織優(yōu)勢轉化為制勝優(yōu)勢。三要著力培養(yǎng)忠誠干凈擔當?shù)母咚刭|干部隊伍。建立素質培養(yǎng)、知事識人、選拔任用、從嚴管理、正向激勵的干部工作體系,系統(tǒng)推進干部隊伍建設,全面提高干部工作質量。把培養(yǎng)干部、培養(yǎng)人才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培養(yǎng)鍛造大批忠誠干凈擔當?shù)慕ㄜ娭诬姽歉?,培養(yǎng)造就堪當強軍重任的干部隊伍。四要著力集聚愛國奉獻的各方面優(yōu)秀人才。深化人才發(fā)展體制機制改革,完善人才培養(yǎng)機制、改進人才評價機制、創(chuàng)新人才流動機制、健全人才激勵機制,最大限度把廣大人才的報國情懷、奮斗精神、創(chuàng)造活力激發(fā)出來。大力實施人才戰(zhàn)略工程,吸引和聚集矢志強軍打贏的各方面優(yōu)秀人才。五要堅持德才兼?zhèn)?、以德為先、任人唯賢。堅持好干部標準,把政治標準放在第一位,堅持五湖四海,廣開進賢之路。堅持軍隊好干部標準,深入解決選人用人突出問題,把強軍事業(yè)需要的人用起來,把合適的人放到合適崗位上。緊緊圍繞能打仗、打勝仗的要求,抓好干部和人才隊伍建設,為實現(xiàn)強軍目標、完成好新時代軍隊使命任務提供有力支撐。
(作者單位:空軍指揮學院、中央黨校)
友情鏈接: 中國政府網(wǎng)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 國家發(fā)展和改革委員會 人民網(wǎng) 新華網(wǎng) 中國經(jīng)濟體制改革研究會 騰訊網(wǎng) 搜狐網(wǎng) 光明網(wǎng) 中國改革論壇 中國新聞網(wǎng) 澎湃新聞網(wǎng) 鳳凰網(wǎng) 經(jīng)濟參考網(wǎng) 人民論壇網(wǎng) 中宏網(wǎng) 千龍網(wǎng) 網(wǎng)易 中國教育新聞網(wǎng) 北青網(wǎng) 中國記協(xié)網(wǎng) 求是網(wǎng) 國家互聯(lián)網(wǎng)信息辦公室 央廣網(wǎng) 中國青年網(wǎng) 中國經(jīng)濟網(wǎng) 中國日報網(wǎng) 中國人大網(wǎng) 中國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