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管縣:權限放下來 經濟強起來
發(fā)稿時間:2014-12-30 00:00:00 來源:人民日報 作者:作者:記者 何 勇
減少了管理層次,財權事權趨向匹配,昌圖GDP實現快速增長
昌圖,位于遼寧北部,是遼寧有名的農業(yè)大縣、財政小縣。
作為遼寧省第二個實施“省管縣”政策的縣域,2011年9月以來,昌圖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地區(qū)生產總值等主要經濟指標都實現了快速增長,公共預算支出3年翻了一番還多。“省管縣”到底怎樣改變了昌圖?
放權:市級審批權限下放,為縣域松綁
11月底,初冬季節(jié),雖然經濟下行趨勢明顯,但記者仍在昌圖縣看到塔吊林立。遼寧盛騰集團的10萬噸花生油項目還在忙碌施工。“從簽約到開工建設,我們只用了3個月時間。在別的地方不敢想象。”項目負責人說。
“關鍵是‘省管縣’后,鐵嶺市的經濟管理權限下放,省直部門直接對縣直部門進行業(yè)務審批和指導,不再經過市里,減少了管理層次、上報程序和審批環(huán)節(jié),提高了行政效率。”縣發(fā)改委副主任李鳳純說。
“2011年9月,省委、省政府作出對‘擴權強縣’的重大決策。昌圖經濟社會發(fā)展松了綁,插上了翅膀。”昌圖縣委書記王躍說。
據了解,省市共給昌圖下放247項審批權限及便民服務事項,基本實現了由市政府審批的事項全部下放。換熱設備產業(yè)園區(qū)副主任王樹威感慨頗深:園區(qū)檢測中心需要辦探傷室的“輻射許可證”?,F在直接到省環(huán)保廳,3個月就辦下來,以往至少半年。300張床位以下醫(yī)療機構審批權限下放后,昌圖批準了同際醫(yī)院、肛腸醫(yī)院等5家民營醫(yī)療機構。
在縣經信委主任謝希匯看來,審批權限下放,最大的好處是對企業(yè)有吸引力。“現在談項目底氣足了。只要符合產業(yè)政策的項目,昌圖負責人自己就能定了,不用再跑市里。”縣招商局局長張國忠說。
不僅如此,現在省里所有發(fā)到市里的文件,都會下發(fā)給“省管縣”。省里的各種會議,也都直接參加。“這讓我們第一時間知道省委、省政府的重大部署,國家部委和省里的最新政策,這樣我們就能爭取主動。”王躍說。
輸血:縣域財權事權趨向匹配
在昌圖財政局副局長劉欣這位“老財政”看來,“省管縣”最大的好處是“財權事權趨向匹配”。
“省管縣”后,昌圖在省財政計劃中單列,各類專項資金不經過市,省直接劃撥至縣。同時,從省里爭取到的各項工作指標和項目資金直接下放到縣,市里不再擠占、截留。省管縣財政管理體制中明確了市、縣稅收劃分,原來上劃市級的稅收收入下劃到縣級財政,基數部分繼續(xù)上解,超基數部分市財政不再參與分成,全部留給縣財政。由市審批的非稅項目全部下放到縣級,同時將市級分成的非稅收入全部劃歸縣級。粗略估計,以昌圖財政收入10億元計算,現在至少每年少上繳市里四五千萬元。
向上爭取資金數量明顯增加。“擴權強縣”以來,因與省直單位直接對接,對國家政策導向和資金投放方向掌握更加準確,爭取資金的幅度大幅提高,領域也在不斷拓寬。僅在發(fā)改委主管的項目上,在2012年共爭取項目46個,爭取資金2.4億元,比2011年多9082萬元。
財政資金撥付速度提高明顯。“過去,一個項目資金從省到縣,一般都得到10月以后甚至年末,當年的活干不了。”劉欣介紹,“現在是3月份立項,六七月份就到了,資金調撥速度快。”
“擴權強縣”后,省政府對昌圖縣各項指標單列。“像省里的‘暖房子’工程,昌圖縣城民房建筑300萬平方米,已申請資金近1.5億元。以往,這些資金要么要不來,要么市里撒芝麻鹽。”縣住建委副主任朱玉華說。
造血:從農業(yè)大縣向工業(yè)大縣轉變
“今年遼寧大旱,但昌圖糧食實現大豐收,產量近57億斤,占全省1/8。”王躍說,“昌圖在確保糧食安全前提下,推動昌圖從農業(yè)縣向工業(yè)大縣轉變。”
“以前市里一開會,不管什么會,就拿昌圖批。人窮志短,開會也不敢坐前面。”王躍回憶幾年前。“省管縣”給昌圖的發(fā)展提供了千載難逢的機遇??h規(guī)劃局局長佟巖說,昌圖縣重新梳理發(fā)展思路,確定了建設糧食基地、農產品深加工、能源、換熱設備和汽車零部件等五大基地。很多企業(yè)因為昌圖是“擴權強縣”試點,在同等條件下優(yōu)先選擇落戶昌圖。
“擴權強縣”以來,大項目接踵而來,3年時間,昌圖共引進10億元以上項目24個。先后引進了投資70億元的上海禧徠樂城市綜合體、投資30億元的興隆摩爾世界、投資30億元的汽車儲能動力電池等一大批好項目。
2014年上半年,在宏觀經濟下行壓力增大的情況下,昌圖實現地區(qū)生產總值160億元,同比增長13.6%;固定資產投資實現75.85億元,同比增長35.4%;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實現6.78億元,同比增長5.1%。